国际课程=洋教育?人大代表建议本土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国际学校与体制内学校最 大的区别在于课程,一个是国际课程,一个是本土课程。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区别很大,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所差别。
多元化、开放性强的国际课程最容易被人诟病的是缺少传统文化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在此教育之下容易缺乏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现实一点来说,对于许多家长而言,最容易担心的就是孩子学了国际课程,会学不好语文。学不好语文,何谈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呢?
国际课程≠洋教育
近日,在全国两会期间,一位人大代表提出了“国际课程本土化”的建议,提出国际课程≠洋教育:国际化教育要培养出有中国灵魂、领会洞悉不同文化、能自由行走于世界的优 秀人才。
这位人大代表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国际处主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育中心主任李鸿彬。
*南京外国语学校:
2002年,南京外国语学校首开中加班,这也是南京市第 一个由公办高中开设的国际班。
2006年,南京外国语学校通过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CIE)的检查和审批成为其国际考试中心(注册号CN545),学校开设“剑桥国际高中课程实验班”,引进剑桥高中课程(GCE A-Level)。
保持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和传承
近年来,除了国际高中,我国很多普通高中引进和开设了各类国际课程,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出现了普通高中"国际教育热"。
但李鸿彬在调研中发现:每个国际课程项目中,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的份量不足;缺失劳动教育等课程;培根铸魂的课程目标实施路径不清晰,相关课程门类和课时安排都偏少。
对国际课程本土化改造
李鸿彬建议,国家要对每个引进的课程项目梳理,进行本土化改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课程的国家意识。
制订出相应的课程标准,明确该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
他提到,要充分体现出本土化课程学习水平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也就是加强对本土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将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有机结合,设计课程学习质量水平科学监测系统。
拔尖创新人才苗子
李鸿彬说,在当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有极少部分学生,在小学高年级或初中阶段或到高中起始年级,显示出超常的学习能力、学习悟性。
尤其体现在理解、概括、想象、推理、分析、综合、数据处理、动手实践、创新意识等方面,他们具备了将来能成为该方向拔尖创新人才的最重要的基础性条件。
李鸿彬建议,面对这部分拔尖创新人才苗子,要推进更为积极富有弹性的政策环境建设。
比如给予学段提前毕业的积极政策、富有弹性的升学政策,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开展较为长远、系统、乃至跨校间的联合培养,达到最理想的培育效果。
总结
国际课程≠洋教育,国际课程要遵从本土化原则。这样家长们就不用再担心孩子学不好语文了,更不必担心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
国际教育近年来十分火热,各位有让孩子出国留学意向的家长,如果打算在今年秋季开学让孩子上南京国际学校,现在就要抓紧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