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一个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等各个层面东西方交融的时代,英文不仅仅成为白领、学生的工作、学习语言,甚至已经成为社会正常运转的必备零件。可是我们又常常发现,我们的英文总不那么地道,甚至曾流行一时的“洋泾浜”English被英美人诟病很久。以至于今天,我们经常会说出“ Could you give me a favor?”这种贻笑大方的英文。而更为让我们困惑的是,很少有英美人会正经八百的指出我们表达上的错误。中文有60%的词汇和意义是无法直接用相对应的英文来表达的,那我们该如何真正用地道的英文表述我们的思想感情呢?又该如何看懂TOEFL、SAT阅读中冗长的学术文章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英文思维都有哪些差异:
a) 中国人是形象思维,即Figurative thinking;英美人是逻辑思维,即Logical thinking。
中国人说某人富有信心,会说某某做事“胸有成竹”或“成竹在胸”,通过描绘一个形象来表现一个意向。而英文会说“having a well thought-out plan”,既然是说某人有信心做好一件事,那么就是做事有计划、有步骤。再比如,中文表达生活的艰辛、困难,会用一个形容词“水深火热”,也是通过营造一个场景,让读者自己构建一个想象的空间。而英文呢,则说“Leading a life for extreme hardship”,生活困苦那就是很“艰难”合情合理。
总结起来就是:
中文通过运用具象词汇→表达抽象事物→达到借物言志的目的
英文通过表现抽象名词→形容具体事物→表达指代意义
同一个语句中英文表达相距甚远:
我军势如破竹,打得敌人落花流水。 Our troops won a smooth and overwhelming victory.
智者防患于未然,愚者临渇掘井。Wisdom prepares the worst, while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
b) 中文是本体性思维 VS 英文则是客体性思维
汉族是农耕民族,注重人际、社会交往规则;欧美则是海洋文明,注重自然规律。体现在语言上则是汉语的主观性较强,英文的客观性占主导地位。我们很多父母要求孩子要“听话”、“懂事”,这就是甚为主观的例子,何为“听话”“懂事”?需要合乎怎样的标准?又拿什么来做参照物?是好好读书?还是懂得人情世故?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家庭自然有不同的判断依据。这里的“听话”“懂事”皆以父母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那么碰到这些中文表达,我们很多人常常翻译为“grow up”、“listen to your parents”。可是,“grow up”既有年龄的概念,也有表示敢于承担,不再孩子气的意义。而“听话”在英文中则是“behave yourself”并不是洋泾浜English的“听”“话”逐字直译。
举个“栗子”,我们在碰到老外有时会问“Can you speak Chinese?”或者询问别人是否打篮球时说“Can you play basketball?”这是我们典型的中式思维,在中文中我们对别人是否做一件事带有主观的判断,“你会讲中文吗?”“你会打篮球吗?”这里的“讲中文”“打篮球”意指讲中文达到一定程度,打篮球到一定水平才叫做讲、打。而英文思维则认为讲的话是使用英文词汇、语句等就是在讲英文,无所谓讲的程度如何。所以应该是“Do you speak Chinese?”“Do you play basketball?”询问的是事实,而非带有自己的主观判断。
c) 顺向思维 VS 逆向思维
中文思维过去在前,未来在后。例如经典诗词就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英文则是以未来在前,过去在后。一些典型的中英文短语例子:
您先请After you! 八折优惠20% discount,东北Northeast,西南Southwest,钢铁Iron and Steel。
d) 中文注重群体性 VS 英文注重个体性、
当进行完整的句意表达上,中文偏重从整体出发叙述问题,先整体,后局部,先次要,后主要;英文则倾向于从局部出发叙述问题,先局部,后整体,先主要,后次要。最常见的例子则是在快递地址上中文一定是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XX号,而英文则是Sunset BLV,L.A,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当然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中文姓名、英文姓名的顺序差异,很多幽默笑话甚至以此为笑点。中文先姓后名,英文先名后姓。
e) 先结果后原因 VS 前因后果
在阅读整体篇章重,一个明显的差异则是TOEFL、SAT等英文学术文章全部是以先结果后原因的顺序构成整篇文章。这源于英文语言习惯、思维方式,从general到specific,从summary到exemplify,从whole到respective。英美国家人在表达观点时,习惯直接表述自己的观点,之后在慢慢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中文则习惯婉转的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往往将真实想法包裹起来,不直接告诉别人。
通过这些常见的中英文表达之间的差异,我们能够窥测我们在阅读不同语言文章时,依据不同语言习惯所造成的误解或读不懂得情况。那么如何在TOEFL、SAT考试时避免因为我们母语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影响我们阅读英文文章时的理解呢?下面介绍几种依据这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
1)在TOEFL、SAT阅读时,集中精力在每篇文章每一个自然段的句、第二句上。因为英文表达思路是先讲观点再谈理由。那么,句往往就是观点主题句,第二句往往是对观点的解释说明或是扩展改写,有助于你对其观点的理解。
2)具体阅读某一个自然段时,扫视全段,火眼金睛发现“人名names”(TOEFL、SAT阅读里常出现某教授、某学者、某的姓名)、“数据data”(TOEFL、SAT阅读里常出现统计性的数字,包括人口数量、百分比、带计量单位的数据)。英文学术文章很像我们大学的毕业论文,常常爱用数据或引用名言或名家研究成果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权威性、可信性。所以这些人名、数据后面都是足以论证文段观点的例子。
3)“被动句”则是另一项需要我们习惯的语言形式。英文的被动句形式会多的让我们看到吐。而且更经常的将无法实施的行为、动作或无生命的词做主语。The famous hotel had been practically destroyed by the big fire.大火几乎使这家有名的旅馆全部毁灭。
4)英语会使用大量连接词,更多的是长句、复合句。It was on a Sunday evening,when he was lying in the orchard listening to a blackbird and composing a love poem,that he heard the gate swing to,and saw the girl coming running among the trees,with the red cheeked, stolid Joe in swift pursuit.一个星期日的傍晚,他正躺在果园里,一面在听画眉鸟的啁啾,一面在写一首爱情诗,忽然听得大门砰地关上,接着看见那姑娘从树丛里奔出来,后面飞跟着那呆头呆脑的红脸的Joe。
5)英语的时态也是相当丰富多变的,需要分清16种英语常用时态。It has been noted that those who live,or have lived,in the shadow of death bring a mellow sweetness to everything they do.人们已经注意到大凡受到死亡威胁的人或是死里逃生的人对于他们所干的任何事总是兴趣盎然。
其实所有的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但这五条“金规铁律”足以在TOEFL、SAT考试阅读中获得相当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