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凭借“高性价比”闻名的澳洲留学如今也开启价格“内卷”模式了。近期,澳大利亚两所有名的高校——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先后发布官方消息,从2026年起,国际学生的学费将大幅提高。 其中,热门专业像商科、工程、法律、药学等,每年的学费直接突破30万元人民币的门槛,本地学生也未能躲过这一波涨价潮。
这不仅仅是一场数字层面的波动,更是一场关于选择的两难考验。 当“留学费用清单”的金额翻倍增长时,我们还有必要前往澳洲留学吗?下面,新航道南京留学中介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30万/年的热门专业
2026年,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将进入真正的“高学费时代”。
墨尔本大学
本科学费上涨6.9%,热门专业“步步高”:
生物医学学士:总学费突破212,000澳元(≈100万人民币)
商科本科:约190,000澳元(≈90万人民币)
工程学:约60,000澳元/年(≈30万人民币/年)
法律专业:约56,000澳元/年(已是澳洲教育部设定的标准的4倍)
授课型硕士学费也不例外,涨至55,000–58,800澳元/年,合人民币27–28万元/年。


对比一下两年的差异
悉尼大学
平均涨幅达5%,远超澳洲通胀率(2.1%):
商科专业:涨幅13%,年学费直逼60,000澳元
药学专业:首年超60,000澳元
护理专业:49,000澳元/年
建筑专业:52,500澳元/年
法律、教育、计算机等专业,也均进入“30万俱乐部”

不仅如此,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也宣布相继提价,澳洲八大高校集体进入“涨涨涨”通道,正式宣告“高学费时代”的到来。


政策分流+成本上升+市场热度三力夹击
高昂的涨幅背后,并非高校“一意孤行”,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现实结果”。
01|政策导向与运营现实“打架”
澳大利亚政府一方面期望把国际学生从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疏导”至偏远区域,以减轻城市教育资源负担;另一方面,顶 尖院校的运作却极大程度地依靠国际学生的学费收益。
政策意图在于“分流”,而学校却忧虑“生源断绝”。既不能扩大招生规模,又要保持财务状况良好,那么就只能上调热门专业的学费,通过价格调控数量、稳定资金流。
这便是“提高学费”成为高校针对政策博弈所采取的“可行办法”。
02|教学成本水涨船高,政府补贴持续缩水
澳洲高校近年来投入不断上升:
硬件:升级实验室、引入AI实验设备、扩建数字图书馆;
软件:提高师资待遇、引进海外、维护全球排名;
软硬结合:推新专业、做排名冲刺、扩张国际合作。
与此同时,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却逐年压缩。于是,学费自然成了“填坑”的选择。尤其是国际学生,已成为高校运营的“现金牛”。
03|市场“供不应求”,反助高校涨价“有底气”
尽管澳大利亚规划自2026年起设定国际新生人数上限(29.5万),但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热门顶 尖”高校依旧申请名额极度紧俏,特别是商科、工程、计算机等专业。
面对持续攀升的申请人数,学校“设限”:在供不应求的热门专业方面,学费成了筛选工具,出价高者获得入学资格。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学校并非不接纳你,而是期望你“携带更多的资金”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