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应该对人生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理想主义还是现实主义?一个人应该怎么评价他人呢?是看其潜力,还是看其功绩?一个人应该怎么增长知识和智慧呢?是向他人学习,还是自我摸索?——这些都是近年来SAT 考试的Essay 真题。希望考生们仔细回顾、琢磨这些考题,不仅能帮助自己准备这场意义重大的考试,而且还能收获可能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对人生、成败的慎重思考。
人生、成败类话题回顾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2013 年3 月SAT 考试的一道作文考题:
此题要求学生回答:在达成目标之后,人们到底会不会满足呢?“居安思危”、“不安现状”等词常被用于描述值得赞赏的人,很多受人尊敬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在商界被称为“经营之圣”的盛田昭夫(Akio Morita)是日本索尼公司(Sony Corporation)的创始人之一,他就常被看成是不满足于已有成功的代表,整日思考产品和公司在哪些方面还可以进步。在他掌舵期间,索尼公司推出新产品的效率在行业里居全世界,常常具有先发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当索尼的产品已经上市一两年,赚取了大量利润后,其他公司才开始追赶。然后,索尼又将已经赚取的利润投入到研发和生产之中,再向市场推出创新的产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a virtuous cycle)。就这样,索尼公司生产出了当时的晶体管电视机(transistor television)、家用录像机(home video recorder)、随身听(Walkman)等,备受瞩目。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也是一个不满足于已有成就的人。广义相对论(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GR)理论建立后,爱因斯坦并不为此而感到满足,决心要把广义相对论加以推广,结合电磁学(electromagnetism),从而建立统一场论(unified field theory, UFT)
如果考生对这道考题的回答是“Yes”,可以参考上述二人的例子。如果想回答“No”,可以考虑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里的主人公Pi 来做例子。在顺利获救、活下来之后,他像平常人一样享受安宁的生活,并没有感到不满。现实生活中,中国热门网站淘宝(Taobao)和阿里巴巴(Alibaba)的创始人马云(Jack Ma)也可以作为一个例子。2013 年5 月,在其创建的公司如日中天之际,马云却宣布退休,并称:“明天起生活将是我的工作。”从马云的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事业方面的成功已经感到满足。
这就是“人生、成败类”话题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其实,这类话题的出现几率非常高,在2013 年1 月举行的SAT 考试中有两道作文考题都属于这类话题:
以上内容就是新航道SAT写作为大家讲解的“人生、成败类”话题,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也可以把这类话题多多练习。更多SAT资讯,欢迎访问:https://nj.xhd.cn/s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