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国家发布了关于国有参股学校民办转公的通知。各地不断有新闻和传闻,南京家长也很关注动向。
01
近日,有网友就大厂育英二外何时可以民办转公对相关部门们发出了询问,最近,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回复了该网友的询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根据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的回复中称,育英二外转为完全公办目前尚无明确时间,不知道是否可以解读成:育英二外会转为完全公办,目前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育英二外一旦转为公办学校,是否会和其他公办学校一样,按学区就近入学呢?还是继续摇号入学?不管如何,两年时间,我们拭目以待。
02
另外一边,关于江宁某所学校“民转公”的消息在家长群中不断发酵,截图频传——
有的说,“小区里有这所学校五年级的娃,娃妈说学校给他们开家长会了,说是直升。说转公办了,东大接手,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
还有的说,“江宁政府已经撤资,由南师集团根据教育政策自行处理。市政府将南师以及其他几个学校改公办首批运行,年底出政策,明年暑假前正式改成。已经明确明年公办了。”
真的吗?因为学校并未官宣,都是坊间传闻,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03
全国各地,最近教育圈内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民转公”,家长关注度不断攀升。
从其他城市教育局对市民的回复中可以看出,“民办学校转公”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按照国家发布的时间节点到2023年之前,全国所有的民办转公应该都已经进行完毕。
民办学校为什么要转公?
为什么最近的消息,都让人感觉民转公已经是箭在弦上?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民办学校为什么要转公?
这就要说到今年7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成为家长们热议的焦点。
文件指出,近年来,公办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统称“公参民”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方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但“公参民”办学模式也诱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对“公参民”学校进行专项规范。
文件重点,小编给大家拎出来了——1、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民办、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学校,应办为公办学校;
2、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六独立”要求的,可继续举办民办学校,但对使用公办校名和校名简称进行清理后,公办学校逐步退出。
3、对于不符合“六独立”要求的民办学校,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视情转为公办或终止办学。
4、既有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配套建设的“公参民”学校或转为公办学校,或由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学位、继续办学。
5、不再审批设立新的“公参民”学校,公办学校也不得以举办者变更、集团办学、品牌输出等方式变相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6、地方政府和公办学校不得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新增派具有事业编制的教职工。已经派出的,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引导退出。
7、严格规范招生,公办学校不得以民办的名义开展选拔招生或考试招生,也不得以借读、挂靠等名义变相违规招生。
8、各地要在2021年8月底前完成专项摸底排查,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理顺机制体制,实现平稳过渡。
这么看来,按照文件进度,目前各地已经基本完成了摸底排查。接下来,会力争用2年时间进行治理,实现平稳过渡。
南京“民转公”有什么消息
对于是否划分学区,据消息称,民转公的学校首年不会划分学区,仍然按照先前的民办政策进行招生,即全部采取摇号的方式进行招生,以此降低学区房过热现象。当然,这只是民间传闻,具体以最终发布的政策为准。
“民转公”会带来哪些影响?
目前,民转公的进程已经进行到哪里?小编采访了几位圈内的校长。
一位民办学校校长说,目前还没有收到学校要转公的消息,如果有一天收到确切通知,学校也会按照要求适时调整。
采访中,有校长提到:“家长不要盲目听信传闻,在政策未落地之前,盲目购买所谓的未来‘学区房’,都是有风险的。比如其他城市就有尝试多校划片、大区招生。”
一位民办学校的管理层说,无论是民办转公办,还是“双减”的一系列配套措施,最终的目的,是要解决社会的浮躁和焦虑的问题,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说句实际的话,现在国有民办学校如何改制,是一刀切还是部分保留,怎样做平衡,一切都悬而未决。且民办学校转公后,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还能与原先一致吗?这里也需要打个问号。”另一位校长说。
来源:南京择校、热心网友、陈萱综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