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听力中的那些“连续剧翻拍”
听托福听力不仅能听到连续剧,比如讲完地心说,再讲日心说;讲完人类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再讲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而且还能听到同一部剧的“翻拍”:从不同角度讲述同一个故事,比如,TPO3 Lecture4和TPO5 Lecture3都讲光谱学(spectroscopy);TPO15 Lecture3和TPO26 Lecture4都讲阿基米德的重写本。
01 光谱学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形成一条连续的彩虹色带,而这条色带就叫作光谱。
除了太阳光,其他可见光也能形成光谱。
光谱上除了有不同的颜色,比如,红橙黄绿蓝靛紫,还有叫做光谱线的暗线(spectral lines)。
TPO3 Lecture4讲解了光谱,以及光谱在天文学上的使用,而在之后的TPO5 Lecture3当中依然讨论了光谱学,但是变成了从化学角度,讨论光谱学在艺术品鉴定中的应用。
这就叫做“翻拍”。
TPO3 Lecture4中提到,不同元素燃烧时发出的光的光谱不同,所以反推一下,不同的光谱能够判定不同的元素。
而不同星球发出的光的光谱,虽然颜色种类一致,但是光谱线不同,所以光谱模式(pattern)不同。
科学家通过研究不同的光谱模式,可以测出这些星球与地球的距离,以及它们的化学构成。
比如,在研究太阳光时,通过分析光谱,科学家还找到了一种从未被记录下来的元素——氦元素(helium)。氦元素在地球上数量稀少,但是宇宙中很多。
TPO5 Lecture3中提到,通过光谱仪(spectroscope),科学家能够看到创作画作时使用的颜料的光谱特征(spectral signature),把这些特征和已知元素,比如锌、铅的光谱特征比对,从而确定颜料中的元素和作品的年代。
比如,鉴别一幅作品是否是17世纪的光影大师伦勃朗画的,科学家从画中测出锌元素,而锌元素是18世纪才被发明的,所以这幅就不是伦勃朗的画作。
根据光谱判定作品年代,效果好,而且不会损坏作品,所以受到人们的推崇。
02 阿基米德的重写本
以前,人们常常使用羊皮纸(parchment)作为书写材料,但是羊皮纸很昂贵,所以人们通过反复擦除,循环使用。
因此,羊皮纸上就有好几层纹路,而这就是重写本(palimpsest)。
TPO15 Lecture3提到阿基米德的重写本,从艺术史的角度来描述这件文物。
而TPO26 Lecture4是它的“翻拍”,又提到了阿基米德的重写本,但是从艺术保护的角度来写,增加了保护文物(cultural material)的篇幅内容。
TPO15 Lecture3一开始先介绍书写材料——羊皮纸,羊皮纸讲动物的皮拉伸、干燥处理,经过处理的羊皮纸变得很平滑,人们就在上面写作,当作手稿。
15世纪印刷术出现之前,人们常用羊皮纸书写,羊皮纸昂贵而且供应量极少,所以人们会循环使用羊皮纸。当时的人们使用磨料(abrasive),甚至牛奶来擦除墨迹,只是牛奶的效果不好,原来的字迹经常浮现出来。
接下来讲到原来写在莎草纸卷轴(papyrus scroll)上的阿基米德的《方法论》(The Method),在10世纪时被抄写员抄写到羊皮纸上。
但是后来羊皮纸变成了重写本,《方法论》的内容被其他内容覆盖。
最后,学者们发现了隐藏在表面文字下的珍贵字迹,把它当作珍贵的文物,保存在美国巴尔的摩(Baltimore)的艺术博物馆。
研究人员一开始想用紫外光线还原《方法论》的内容,后来想出了更有效的方法:利用X光线击打出字迹墨水中的铁元素,从而还原出所有内容,包括定理(theorem)和简图(diagram)。
而TPO26 Lecture4的内容和TPO15 Lecture3相似。
阿基米德的重写本的现状很不好:发霉、被虫蛀,字迹被擦除,甚至还有人伪造里面的插图。
所以,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参与到这件文物的保护中来。
接着,听力重点讲解了如何恢复重写本上原有的字迹:
研究人员试了紫外光,发现不行,然后一位研究菠菜的学者Uwe Bergman,在菠菜研究中得到启示,利用X光线穿透手稿,击打残留字迹的铁元素,使得字迹全部显现出来。
03 总结
总结一下,数量有限的TPO听力Lecture中,竟然出现一些“翻拍”现象。
说明TPO听力Lecture涉及的话题有限。听多了,到考场就发现全是熟悉的老话题。
分享:新航道南京托福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