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雅思 | 雅思都考到6.5分以上了,出国留学上课却还是听不懂?该怎么办?说到出国留学道路上让人非常担心的事情,有些同学可能会说,是四战雅思考试依旧拿不到合格的成绩;
有些同学说是offer季收到理想院校的拒信;但最让各位留学生们感到害怕的,无疑还是——出国留学上课听不懂,考试挂科!
雅思考过了,为什么还是听不懂课?
明明全都是英语,为什么雅思能考过,课堂却听不懂?新航道南京雅思小编带大家来看看下面三个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专业词汇
一般来说,学术课堂上的内容,主题非常固定,老师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听懂也会避免使用长难句和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俚语表达。其实可以类比为雅思听力,只要你能抓住关键词,就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听完整堂课程。然而一些专业词汇夹杂其中,以雅思听力/阅读6.5分的正确率67.5%为例,一段语料内容中超过30%实际上是都没有听懂或跟上细节的,所以你听到的内容可能是下面这样的:
因此,听不懂课并不是句式有多复杂,而是不了解其中专业词汇的意思,从而影响了对整段话的理解。特别是人文学科如历史、哲学、政治等,词汇本身就比较复杂,还会出现各种语言(比如拉丁语、古希腊语等等)的舶来词,整体听下来需要大量词汇和知识的储备。即便是雅思听力8分的学霸,也有可能败下阵来,在下课后默默哭泣怀疑人生……如果遇上一些没有板书、教材,也没有ppt的任性教授,这种痛苦就会成指数倍放大了。如果课堂提问再抽到你回答……光是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新航道小编都觉得窒息。
各种方言
除了专业词汇,还有方言加持,地狱模式听课好不快活。许多同学本以为熬过了雅思考试,就可以放心求学,没想到去往国外,还要面临艰难的语言关。这是因为在使用英语的国家中,除了我们熟知的英音和美音、澳大利亚口音等等不同,即便是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也都有各自的口音。而我们所熟知的BBC、新概念英语上的口音,其实是标准口音RP(Received Pronunciation),它也被称为“上流社会的口音”。虽然听起来RP就相当于我们的mandarin chinese(普通话),但实际上,普通话在中国很普遍,但在英国真正讲 RP的人很少,因为很多人认为这种口音装腔作势,因此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口音……
即便你避开了澳洲口音,去往英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在英国,一共有56种被官方承认的口音,威尔士到苏格兰语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不少来自英格兰北方或是其他地区的人即使到了其他地区,也坚持使用乡音,让人头大。因此,如果说RP你都很难理解,那么当各种方言在你身边环绕的时候,可谓就是完全在听天书了。
大量学术阅读和写作任务
除了听力和口语上有问题,阅读和写作也是留学生们的一块心病。你以为雅思阅读大篇幅很阴间、雅思写作字很多写不完?即便雅思考过了6.5分,当你到了需要查阅文献、做课下作业的时候,才知道曾经的自己实在是太过天真了。以英国为例,如果你是一年制硕士课程,一般课程安排都很紧凑,就算是课程安排不多的一些专业,每次课前文献阅读的任务也很重。比如UCL的教育学硕士,一节课前的文献阅读任务一般在10篇左右,每一篇的篇幅在5000-2万字不等,且每次阅读都是不一样的主题和角度,所以需要反复阅读与思考总结,有时一篇文献的阅读次数可能会达到10次及以上。
如果不在课前熟读文献,上课有80%的内容可能都会听不懂,且无法融入小组讨论及参与课堂互动。3小时的课程下来,你就会一头雾水,学不到什么东西。同样的,在学习期间也会经常有一些学术论文写作任务,如果没有深入研究相关背景和专业知识,基本上无法完成一篇5000-2万字的合格文章。
听不懂课该怎么办?
寻找灵活的学习方法
如果一开始听不懂课,那就尽量选择会把知识点印在PPT或者讲义上的老师,然后在每节课之前都预习,要提前知道这节课大概会讲什么,老师可能提到的关键词等等这样在课堂上能分辨出来一些词的概率就会大一些,多听几次就能慢慢熟悉然后印在脑子里,日积月累就能“听懂”了。
举个例子parallelogram 这个词是平行四边形的意思,如果写出来我会认得,但是当它放在lecture上以很快的语速被讲出来的时候,我真的分辨不出老师说的是这个词。可如果提前预习过的话我就知道这节课会提到平行四边形,老师再讲到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课前学校网站往往会有该门课程的Paper Outline提供,你可以大致搞清楚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然后会有推荐阅读的书籍,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可以提前阅读推荐书籍(但课后复习时阅读往往事半功倍)。
课后则主要通过Slides进行复习,各科老师都会在课后将本节课的PPT上传到特定的网站上,有些学校或者课程会有录像或者录音以供复习,多扣几次,多听几次。你如果把一节课的录音反复听三到五遍,你之后上课你会发现突然变得豁然开朗~
拒绝录音设备全程录课
肯学有许多同学考虑过上课带着录音笔或者全程打开手机录音,想着回家慢慢听,但是我可以基本确定这是行不通的。
首先,国外教授非常注重知识产权,应该没有几个教授会同意学生私自打开录音设备,即使只是为了练习英语,如果一旦被发现后果会非常严重。其次,就算是教授能同意,花大量时间来听一段可能带着杂音且没有图像的英文真的非常非常枯燥。
加上有些小伙伴一开始听不太懂,需要不断的暂停重启,在这种情况下,要听多久我想大家懂得都懂。就算第一天能做到,也很难长久的坚持,这个和自律程度无关,只是人之常情而已。
如果你不确信自己能不能坚持的话,可以试试现在就打开一段听不懂的美剧或者雅思lecture,连着录上一个小时别停,然后一点点回放,看看能坚持几分钟。如果现在就坚持不了,千万别脑子一热买了昂贵的录音设备。
适度使用中文翻译App
千万不要尝试找那种可以实时翻译老师讲话的app(虽然也不一定有)因为一旦试图全篇翻译老师讲的话,就会有很强的依赖性。暂时听不懂课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如果不主动练习英语,希望长期依托翻译软件才是出国留学的致命伤。同样的建议也一样适用于写作和阅读,一个词或者一句话看不懂用软件翻译下没什么问题,但是千万不要大段的翻译。
英文的语序和中文不一样,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慢慢适应,和自己的对象刚在一起的时候还要磨合一阵子,更何况是一门语言呢~
多和老师同学交流,大胆开口
如果不好意思在 lecture 上回答问题,可以利用office hour跟老师多交流一下,练习口语的同时也了解了国外老师的表达习惯。不用担心,你身边的人不会嘲笑你英文说得不好。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一个外国小哥哥/小姐姐和你用中文对话,你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个人真牛会讲中文还是会觉得这个人的中文发音很不标准呢?
如果实在听不懂,就直接告诉老师“因为我是国际生,英语不是我的母语,所以有些地方我听不太懂,您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达?”,类似的话都可以直接告诉他们,一方面能提高你的交流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提高英语水平!
参加学校“互助会”
刚入学的时候,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学习方法的不同,很多留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学习,这种现象在大学第一阶段尤为明显。
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顺利适应新的环境,学校会组织一些“互助会”,有年轻教师或高年级学生组成,帮助在学习上有困难的新生,主要帮助新生掌握学习方法、了解各门课程的重点、参考书、考试形式和要点等。
以上就是新航道南京雅思小编分享的雅思都考到6.5分以上了,出国留学上课却还是听不懂?该怎么办的全部内容,对于所有留学生来说,另一个国家和语言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都是需要逐步适应的,不存在一蹴而就。适应的过程中即便会出现种种不适,但只要同学们坚定不移地去领略,去吸收,就总能逐渐发现学习的乐趣。